饿了就“心慌手抖”,可能与这5种病有关!

   2025-08-14 32
核心提示:出现饥饿感,通常情况下,及时补充能量就能恢复活力。但有些人在感到饥饿的同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发

出现饥饿感,通常情况下,及时补充能量就能恢复活力。但有些人在感到饥饿的同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发出的信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一起了解↓

01 为什么饥饿时会心慌、手抖?

食物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一般为4~5小时,进餐后约4小时机体会产生饥饿感,但此时身体通常不会有明显不适。

胃排空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仍会不断被机体消耗,若长期未进食,饥饿感持续时间较长,会出现体力下降、情绪低落等表现。

如果饥饿时间超8小时,长时间没有能量供给,中枢神经系统受饥饿刺激,可能出现精神恍惚、心慌、手抖等症状

为了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糖原将参与能量供给,就会导致血糖水平直线下降,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多个器官病变。

02 可能与5种疾病有关

对健康人群来说,饿一会儿达不到心慌、手抖的程度,如果一饿就感觉心慌、手抖,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1.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时,身体会立即启动升血糖机制,动用储存的糖来尽量升高血糖,会伴随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等,且血糖下降速度越快,症状越明显。

2.糖尿病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比较肥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前期症状。主要表现可能为下一餐前,即饥饿状态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包括心慌、手抖、浑身无力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速度加快,神经兴奋性增加。

如果常在饥饿时出现心慌、手抖,尤其在双手伸平,十指分开时明显,并伴随怕热、出汗多、消瘦、突眼等症状,建议进行甲功五项、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

4.肠胃疾病

胃部没有食物,胃酸又分泌过多时,可能出现心慌、手发抖的情况。如患胃溃疡等疾病,饥饿状态下症状可能加重,引发不适感。

5.心血管疾病

若存在心脏方面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也可能会引起心慌、胸闷,出现手抖等现象。饥饿时血压降低,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加重症状。

03 6类人容易“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指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比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约70%的慢性疾病与“隐性饥饿”有关,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早衰等。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人更容易发生“隐性饥饿”。

1.经常熬夜的人

研究显示,熬夜会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的消耗。此外,睡眠不足会影响食欲,导致各种营养素摄入量降低。

2.日常出差的人

在外就餐很难做到均衡饮食,粗粮吃不上,蔬果吃不够很常见,因此,经常出差的人易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

3.节食减肥的人

减肥的人在控制能量的同时,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也会减少,因而导致“隐性饥饿”。

4.很少晒太阳的人

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如果缺乏日照,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

5.素食人群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特别低,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所以素食的人很容易缺乏这两种营养素。

6.儿童

挑食、偏食、常吃快餐是导致儿童“隐性饥饿”的重要原因。

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某些人群,比如孕期、哺乳期、更年期、老人也容易出现“隐性饥饿”。

04 既要“吃饱”也要“吃好”

1.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也是公认的低热量食品。

低脂肪的食物,如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另外,控制食欲、避开高脂肪的食物(油炸食品、蛋糕、汉堡、烤肉)也很重要。

2.两餐之间吃点零食

上午10点半左右,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变快;下午4点左右,体内葡萄糖含量已经降低。这两个时间点,大部分人或多或少会感到饿。

可以在这两个时间点加餐,选择一些健康的零食。最好的加餐零食是低能量、有饱腹感的食物,如:水果、牛奶、酸奶、豆浆或坚果。

3.改变进餐顺序

最好遵循以下进餐顺序:吃蔬菜→食用蛋白质→吃主食

这样可以延缓消化速度,让营养素的释放缓慢而平稳,直到小肠末端都有食物被吸收。这样进食,同样的饭菜,餐后更不容易饥饿。

来源:生命时报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