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患儿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自治区医保局供图)
本网7月9日讯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梅刚)“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孩子又可以听到声音了。”7月2日,小聪的父亲刘先生禁不住红了眼眶,一个劲儿地向在场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当天,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14岁的小聪接受了第二次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是内蒙古首例享受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的参保患者。目前,小聪的言语识别率超过90%,能够进行正常语言交流。
2013年,有听力障碍的小聪经过检查被诊断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左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今年,小聪父母发现孩子右侧听力持续下降,再次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智勇作为主治医生,告诉小聪父母,国内最新款的第六代人工耳蜗不但降价,更重要的是纳入内蒙古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患者可以享受医保报销了,用最低的价格享受最好的产品。
据了解,内蒙古约有31万名听力残疾人群,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从7月1日起,内蒙古将人工耳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地减轻了听障患者的经济压力。加上之前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在内蒙古落地执行,听障患者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利好,越来越多的听障患者将回到“有声世界”。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医保部门前期通过基金测算、专家论证、现场调研等过程,将人工耳蜗及时纳入医保乙类报销范围,切实减轻听力残疾人群接受植入人工耳蜗的负担,让他们重获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