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朱嘉乐、王沫依报道:眼科飞行医院、5G智能眼科巡诊车、移动手术室集装箱……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正一步步变成老百姓身边“看得见、用得着”的实惠。9月10日,“广东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中山眼科中心专场新闻发布活动举行,一系列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广东在卫生健康领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着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高科技成果亮相现场
走进“慧眼移动医院”,它不仅仅是一辆检查车,更是能上门服务的移动眼科医院,能够完成眼科绝大多数基础检查;正在模拟操作的眼科手术机器人(19.660, -0.05, -0.25%)操作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过滤医生的手部颤抖和震动;全球首个能够逆转白内障的眼药水通过抑制晶状体蛋白的变性,可以延缓甚至能够逆转白内障的进展……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集中展示多项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
眼科手术机器人就像医生的“超级助手”。“我们的远程微米级手术机器人具有高精度、强稳定、低时延的特点,能够模拟和替代人手操作,并通过5G远程通信技术实现跨时空限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凯介绍。
基于国产算力,中山眼科中心自主研发了ChatZOC眼科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医生,几分钟就能采集患者体征、视力,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效率远超传统模式。
ChatZOC对群众而言有哪些实质性的帮助?如何解决AI的潜在风险?发布会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回答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ChatZOC能够帮助社区医生提升复杂眼病的初步筛查能力,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规范的医疗咨询,还能辅助医生生成病历、解读报告。为避免“误诊”和“幻觉”,ChatZOC的回答结合中心大量的权威眼科知识库和临床指南,保证“有证可循”。AI提供的所有建议,都必须经过执业医师的专业审核才能用于最终的临床决策。
突破诊疗时空限制
创新不仅提升诊疗精度,更致力于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群。为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中心还积极拓展空中医疗通道。
记者从会上获悉,就在9日,中山眼科中心与中国商飞、飞龙通航等签署了C909眼科飞行医院的合作协议。按计划,中心将在今年年底在新疆塔县实现“中国眼科飞行医院”的首飞,为高原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高水平眼科诊疗服务。
记者手记:由科技驱动的医疗变革正在广东发生
这场发布活动让我们看到“未来医疗”正在成为现实。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在卫生健康领域,它不是飘在空中的概念,而是实打实的技术赋能——让医疗服务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可及。
一场场由科技驱动的医疗变革,正在广东悄悄发生,也悄悄改变你我的生活。
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就是把技术创新落在民生实处,努力让更多人公平、方便地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条路越来越宽,并持续为更多人带来光明与希望。
(朱嘉乐 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