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t巨头,正式启动ipo

   2023-04-17 1274
核心提示:3月27日,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启动ipo,拟在科创板上市。

3月27日,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启动ipo,拟在科创板上市。目前,上交所已受理其发行上市申请。

成立至今,赛诺威盛已获得辰德资本、金浦投资、华盖资本、启明创投、深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今年3月6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赛诺威盛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辅导已经验收,其备案时间为2021年9月28日,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派出机构为北京证监局。

资料显示,赛诺威盛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高端x射线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商,其产品包括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数字x光机、数字乳腺机、心血管机和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等,是国内较早具备软硬件自主研发、设计及生产能力的 ct 企业之一。


01、获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
赛诺威盛启动科创板ipo

根据招股书公告,赛诺威盛本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3114.6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形。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及拟投入的募资金额为:高端ct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约2.07亿元;ct机组装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9463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约1.20亿元;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017.87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约1.38亿元。

招股书显示,赛诺威盛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3,210.67 万元、20,291.50 万元、26,873.63 万元 和 20,762.98 万元,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42.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相应的研发支出分别为3,477.31万元、4987.04万元、7169.40万元和4258.83万元。

此外,该公司在上述报告期内的净亏损分别为4627.29万元、5190.04万元、9583.78万元和3941.79万元。对此,赛诺威盛表示,报告期内其主要处于产品开发及市场导入时期,期间费用投入较大,导致公司呈现亏损状态。随着公司前期投入的逐步转化及经营规模的持续增长,期间费用率将被摊薄,有望在2023年起收窄亏损金额。

而在资本方面,赛诺威盛在2020年12月底完成了2亿元的d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扬州福晖、深创投领投。在此之前,赛诺威盛曾于2015年3月完成8000万元b轮融资,2017年9月完成2亿元的战略投资,2020年4月完成c轮融资。

截至目前,赛诺威盛已获得辰德资本、金浦投资、华盖资本、启明创投、深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02、聚焦ct设备的研发
全面覆盖中低端到高端医疗机构需求

作为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ct影像产品技术含量高、投入大、产品性能要通过长期的客户认可,市场份额的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2017年以前,国内能够生产制造128层ct的影像设备厂家仅有两家,ct行业虽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但大多数国产ct仍然是以64层以下的低端ct为主,在高端乃至超高端ct领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年,国产ct开始在超高端领域崭露头角,多家企业跻身“国产超高端ct俱乐部”,成立于2012年的赛诺威盛是国产ct的代表企业之一。赛诺威盛成立之初就注重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常年与行业专家、医疗机构、产业上下游和行业生态圈企业深度合作交流。

据悉,赛诺威盛的初创团队成员均有二十余年ct核心研发经验,汇聚了行业内*技术人才,研发人员占比近70%,对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突破百余项,是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赛诺威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围绕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以及前沿技术,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一大批具有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知识产权资产。

赛诺威盛ct在图像质量、临床应用效能、售后维修服务等方面已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国产首台大孔径ct ,首台双32 ct ,首个ct领域的专精特企业。ct设备从16层到128层,从中低端到高端全面覆盖,满足不同医疗机构临床多样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赛诺威盛是国内较早具备软硬件自主研发、设计及生产能力的ct企业之一,聚焦于细分领域10余年,除了成功推出国产首款大孔径76cm多用途 64 层ct产品,还完成多款 ct 探测器开发、掌握微晶一体化探测器技术并建立了完整的ct探测器精密组装和生产线, 凭借自身产品一机多能的特点确立了行业竞争优势。

03、以ct设备为切入点
进一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作为一家专注于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系统设备及软件研发、 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赛诺威盛服务于国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致力于打造国产大 型医疗器械知名品牌,并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

目前,赛诺威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 ct 设备、医学影像产品和售后备件等相关产品及售后服务,报告期内ct设备销售系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

按照临床应用场景,赛诺威盛的ct设备可分为医用ct、移动ct和宠物ct,拥有的产品系列包括:insitum系列、alpha系列、petcare系列、车载系列以及方舱系列,涵盖 16-128 层市场主流产品型号,覆盖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移动诊疗等不同应用场景,可支持从常规检查到大范围脏器扫描、外周血管ct血管造影、心脏检查、器官灌注成像等高级临床检查。

与此同时,该公司注重诊断与治疗的结合,积极探索医学医疗影像设备与智能医疗医学影像产品的软硬件融合与拓展,并形成由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处理系统、医院信息化系统和赛诺云平台构成的医学影像产品。

赛诺威盛基于医疗设备和医学影像数据,借助深度学习、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相关技术,使医疗设备和医学影像数据更充分地赋能医学诊疗过程,提升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

此前,赛诺威盛打破学科壁垒,将大孔径ct影像与手术室联合,和深圳李钟医生集团共同研发出了极具性价比的人工智能一体化杂交手术室。该解决方案把原本需要在不同科室、分期才能完成的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一次完成。通过ct设备与外科手术室的全面整合,实现了可视化微创介入手术。

截至2022年底,赛诺威盛已取得了72项境内专利,其中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40项。此外,该公司还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高端256排/512层产品已进行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并计划于2024年推向市场。


04、全球医学影像设备
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到524亿元,2015年至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9.7%,预计到2030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15亿元,2021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8.8%。

以ct领域为例,2021年全球ct市场规模约14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约2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8%。从全球市场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已步入平稳增长期,未来全球ct市场的主要增长将来自亚太、南美、中东和南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水平,这些地区的ct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也一直被外资企业垄断。

从ct保有量来看,中国在2019年达到24,743台,但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2019年,日本、美国每百万人ct人均保有量分别约为111台和44台,同期中国约为18台,仅约为日本、美国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仍具较大增长空间。

伴随我国基层医疗设施投资建设力度的加大,ct领域也出现较快增长。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趋势也愈发明显,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中国ct市场规模约达15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5%。

在政策方面,3月21日,国家卫健委重磅政策《关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的通知》发布,进一步加速了医用设备市场的两极分化。

在新版配置目录中,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的购置限制被移除;只要价格不高于3000万元,任何医疗机构都可直接购置目录外的医用设备,无须再向省市申请报备。换句话说,部分二三级医院碍于配置证原因未能满足的中高配置影像设备需求,将在未来数年内释放。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全球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ct能够服务临床几乎所有的科室,可应用于全身每个部位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 hsni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