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南瓜的7个好处,原来它这么营养

   2024-02-19 搜狐网189
核心提示:天气这么冷,大家都想吃口热乎的,南瓜不仅香甜可口,营养也很丰富,能蒸能煮,老少皆宜。Part 1:南瓜的起源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

天气这么冷,大家都想吃口热乎的,南瓜不仅香甜可口,营养也很丰富,能蒸能煮,老少皆宜。

Part 1:南瓜的起源

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最早起源于美洲,中国是目前种植南瓜、消费南瓜最多的国家。

南瓜别名较多,俗称倭瓜(北京、东北等)、番瓜(广东)、北瓜(豫南、江西等)、金瓜(台湾)、麦瓜、窝瓜、老缅瓜、番南瓜、金冬瓜、饮瓜、饭瓜、老矮瓜、回回瓜、翻瓜等。

南瓜的品种也很多,从形状来看,有扁圆状、长圆状、葫芦状、果实状等;南瓜外皮的颜色也多彩多样,有橙黄色、暗绿色、墨绿色。品种不同,营养价值略有不同,口感也不同。

Part 2:大南瓜、大营养

南瓜的大营养体现在哪里呢?

1、富含胡萝卜素

首先看南瓜这颜色,你能想到哪种营养素?没错,必须是胡萝卜素!

南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每100克的南瓜中含有890微克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 A,对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上皮组织健康、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具有重要作用。

2、可以当主食

南瓜还可以充当主食,每100克南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3克。3、含有果胶

南瓜中含有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最高的绿皮南瓜可达到2.03%,能够增加饱腹感,促消化、预防便秘,还能吸附胆固醇和有毒金属物质,将其排出体外。

4、含有多种矿物质

南瓜也是一种特别家常的蔬菜,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要的钾、钠、钙、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

有关实验测定南瓜中的锌、铬、锰含量也较高。铬、锰元素能够改善胰岛素功能、促进糖类和蛋白质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糖尿病。5、适合三高人群吃

南瓜含有一定量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比精米白面更加适合三高人群。

南瓜还属于高钾低钠食物,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人群吃。

6、含有丰富多糖成分

从南瓜中提取的南瓜多糖经临床实践证实,能够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的生长。

另外,南瓜多糖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人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

南瓜中的多糖成分对糖尿病人有好处,那是不是说糖尿病人更该使劲吃南瓜呢?

显然不是,具有降糖功能的只是南瓜中的一种成分,就南瓜整体而言,因其血糖生成指数(GI)为 75,属于高 GI 食物,尤其是老南瓜的含糖量更高,糖尿病人仍不可以多吃。

此外,吃南瓜时要适当减少吃主食的量。

7、南瓜叶子和种子都可以吃

除了果实,南瓜叶也可以吃,而且南瓜叶中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亚于常吃的绿叶蔬菜。

另外,南瓜子也可以吃,晒干后是一种美味的坚果。

Part 3:南瓜的吃法

俗话说,老南瓜当粮,嫩南瓜当菜。作为一位跨界选手,南瓜的吃法可真是不少,蒸煮炒煎都不在话下。

1、蒸

南瓜蒸着吃,可以说是最简便的吃法。把南瓜切成带皮的小块,直接蒸熟即可。这种做法既简单又营养,属于首选吃法。

2、煮

南瓜去皮切块后与谷物一起煮粥,尤其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喝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南瓜粥,实在是一种享受!

3、炒

比较嫩的南瓜适合当菜炒着吃,炒南瓜咸中带甜,别有一番滋味。

4、煎

南瓜可以做成南瓜饼。把南瓜削皮蒸熟后,碾成泥后,放入白糖、面粉、酵母揉成面团,醒发后,电饼铛加油煎至两面金黄,这样的可口小食比较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

这种做法往往需要添加油和糖才能保证口感,所含的能量偏高,只适合偶尔解解馋。

你喜欢吃南瓜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