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小寒,养阳气最好的15天,每天吃颗它,直接把阳气补到肾里

   2023-12-24 搜狐网317
核心提示:导读:俗话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因为每年冬至时,天地间的阴气盛极,而阴阳本为同根一体,阴到了极致,就

导读:俗话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因为每年冬至时,天地间的阴气盛极,而阴阳本为同根一体,阴到了极致,就会转化为阳,所以过了冬至后,人体内的阳气会慢慢起来。而阳气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其实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从而保卫人体的安全。如果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的生发,在冬至到小寒这15天,体感会非常寒冷,特别是体质虚弱的人,还易生病,所以从冬至到小寒,一定要养阳,而且这段时间是养阳气最好的15天。

在冬至到小寒这15天,到底如何养阳气呢,其实养阳气有2个方法,第一个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因为早睡、晚起都可以为身体补充足够的阳气。第二个方法是进行食补,比如热性食物和黑色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补阳气的功效,在每年冬至到小寒,我都会为家人做一罐姜汁黑芝麻丸,因为生姜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气,从而使阳气正常出生,而黑芝麻可以补肾,使体内产生更多的阳气。

很多人都吃过黑芝麻丸,但是自己没有在家做过,特别是我介绍的姜汁黑芝麻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姜汁黑芝麻丸的做法很简单,接下来我就把姜汁黑芝麻丸的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所需食材】:黑芝麻1斤、老姜150克、冰糖100克、蜂蜜150克。

【姜汁黑芝麻丸的做法】:

第一步:首先将黑芝麻冲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然后用小火持续的煸炒黑芝麻,一定不要炒糊了,因为糊了的黑芝麻吃着会比较苦,大概炒4-5分钟,听到锅中噼里啪啦响,就代表黑芝麻炒好了。

第二步:把老姜外皮中的泥沙冲洗后,然后把老姜切成小片,接着将姜片和一大勺水全部放入榨汁机中,将老姜榨成汁水。

第三步:准备一个过滤袋,将榨好的生姜汁倒入在过滤袋中进行过滤,直到将里面的姜汁全部滤出即可备用。

第四步:将炒好的黑芝麻也放入到研磨机中,将黑芝麻研磨成半碎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没有研磨机,可以用榨汁机代替,只不过每次只能少放一点,免得榨汁机发热。

第五步:把姜汁和冰糖全部放入锅中,然后大火将水煮开后改小火,接着慢慢的搅拌汤汁,感觉姜汁有点粘稠后,此时将蜂蜜放入锅中,继续炒2-3分钟,直到锅中出现大量的大鱼眼泡泡,立即关火。

第六步:将黑芝麻全部放入到锅中,然后将黑芝麻炒匀后,取12-15克芝麻,然后用力一捏,接着再把黑芝麻搓一下,就可以圆圆的黑芝麻丸。

第七步:准备适量的锡纸,将每个冷却的黑芝麻丸放入锡纸中包裹好,最后将黑芝麻丸密封好,放入干燥、避光的地方,至少半年不会坏,也可以放入冷藏室内保存。

【胡师傅有话说】:

1、在市场或者药店,都有炒熟的黑芝麻卖,而且他们也有磨粉的服务,大家如果不想自己在家炒,也可以在外面买好,回家在做成姜汁黑芝丸。

2、炒糖时,一定要中小火持续不断的炒制,如果糖炒老了,也会导致黑芝麻丸吃着比较苦,如果掌握不好,就用最小的火炒,慢也不会多花5分钟,这一点很重要。

3、做姜汁黑芝丸时,全程都不要碰生水或者油,这些都会导致姜汁黑芝丸里面繁育病菌,从而导致姜汁黑芝丸变质。

冬至到小寒,养阳气最好的15天,每天吃这1颗“姜汁黑芝麻丸”,直接把阳气补到肾里!如果您湿气比较重,也可以适当的多吃!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后续胡师傅还会给大家讲解更多做菜诀窍、养生技巧,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