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预制菜:不该成为家长的判断题

   2023-09-20 搜狐网233
核心提示:9月19日,央广网发布《“预制菜进校园”?家长的担忧必须重视》评论称:预制菜在当下条件并不成熟,是否进校园不该成为学校出给

9月19日,央广网发布《“预制菜进校园”?家长的担忧必须重视》评论称:预制菜在当下条件并不成熟,是否进校园不该成为学校出给家长的“判断题”

其鲜明的观点戳中了很多家长对于预制菜的看法,再度引起网友对于预制菜的讨论。评论详文如下:

近日,“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学生们正处于长身体阶段,预制菜的营养价值怎么样?食品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难免让家长们有所焦虑和质疑。

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餐饮解决方案,为何“预制菜进校园”令人谈及色变呢?这首先在于家长们担忧预制菜的品质以及运输、储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担忧预制菜在营养方面无法保障。人们可以选择为了方便快捷偶尔吃吃预制菜,但恐怕不会有谁愿意“天天吃”,更难以接受让孩子“顿顿吃”。预制菜悄然进校园更让家长们愤愤不平的是,这样侵犯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知情权。同时,预制菜如果悄悄代替学校其他供餐方式,也变相剥夺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当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意见,保障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而在2020年8月,前述三机关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更是要求学生餐应搭配多种新鲜蔬菜,学生餐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显然,预制菜也难以达到相关要求。

预制菜这回走错了“赛道”。孩子们的餐桌无小事,健康、营养、安全必须严加监管,全方位保障,这是各地要算的“良心账”,更关乎我们全社会的未来。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预制菜是否进校园本不应该成为学校出给家长的“判断题”对于各地教育部门而言,怎样让校园餐更加营养、健康、美味才是必答题。孩子们吃什么、怎么吃,学校应当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严格审核评估,各级监管部门则要对采购、制作、服务等各环节严加监管,明厨亮灶,让孩子们健康、家长们放心。

学生食品安全一直是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今年秋季开学前,为切实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全省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为护航开学校园餐饮安全,提升学校餐饮管理透明度,大河健康报·河南市场监管周报记者将陆续走进大中小学校,推出“护航开学‘食’刻”系列报道,从源头探访校园餐饮管理全流程。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