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炎症”,抗炎饮食管用吗

   2023-08-17 搜狐网221
核心提示:我们对发烧、咽喉肿痛、牙周炎等情况并不陌生,有人说“别问,问就是炎症”,还有人认为发炎是“小病”,吃点药就好了。炎症作为

我们对发烧、咽喉肿痛、牙周炎等情况并不陌生,有人说“别问,问就是炎症”,还有人认为发炎是“小病”,吃点药就好了。

炎症作为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有时是有益的。但如果炎症反应一直存在,可能会发展成慢性炎症,炎症失控会累及全身,除了会加速衰老,还会刺激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展。

炎症源于细胞击退入侵者的战斗,但慢性炎症危害健康

什么是炎症?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遇到感染时,它会激活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它通过指示我们的细胞击退入侵者来做到这一点。这种战斗过程会引起炎症,通常表现为肿胀、发红和疼痛。在短期内,炎症是你的身体正在愈合的迹象,无论是膝盖擦伤还是感冒。但如果炎症持续较长时间,则可能发展为“慢性”。这可能表明存在健康问题,例如关节炎,心脏病,糖尿病,痴呆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的症状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常见的有以下9种迹象:

  • 持续疼痛;

  • 慢性疲劳或失眠;

  • 关节僵硬;

  • 皮肤问题;

  • 经常感冒或流感;

  • 抑郁、焦虑和情绪障碍;

  • 无计划的、意外的体重增加或减轻;

  • 血液标志物升高(如C反应蛋白);

  • 胃肠道问题(如便秘、腹泻、胃酸倒流等)。


抗炎饮食能帮我们击退炎症吗?

早在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就有研究证明,食物和炎症之间的存有关系。一些食物成分可能通过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很重要的小蛋白质)或减少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来激活免疫系统。

目前,没有单一的抗炎饮食,但有两个公认的、有证据支持的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和阻止高血压的饮食方法(DASH)。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以下抗炎饮食的四大元素组合起来,减少身体的炎症。

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这些化合物有助于身体对抗自由基或不稳定原子,也就是抗击与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有关的因素。摄入抗氧化剂的最佳方法是多吃水果和蔬菜。研究表明,冷冻、干燥和罐装水果和蔬菜可以和新鲜水果和蔬菜一样好。

富含“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单不饱和脂肪和omega-3脂肪酸存在于鱼类(沙丁鱼、鲭鱼、鲑鱼、金枪鱼等)、种子、坚果和植物油(牡丹籽油、橄榄油和亚麻籽油)中。


富含纤维和益生元的食物。胡萝卜、花椰菜、西兰花和绿叶蔬菜是纤维的良好来源。益生元有助于促进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来源于洋葱、韭菜、芦笋、大蒜、香蕉、扁豆等豆类。

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如精制碳水化合物,像糕点、馅饼、含糖饮料、加工肉类需要少吃。

至于被宣传为具有抗炎功能的姜黄,目前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可能在体内起到抗炎剂的作用,但缺乏高质量的人体临床试验。大多数现有研究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细胞或其他动物进行的。因此,尚不清楚需要多少姜黄素才能看到抗炎益处,或者我们吸收它的程度如何。总的来说,在食物中添加姜黄可能会给你的身体带来一些健康益处,但不要依赖它来预防或治疗疾病本身。

记得绕开抗炎对立面——促炎饮食

不想身体长期有炎症的话,4种炎症“催化剂”的食物尽量要少吃。

“促炎饮食”的第一类就是高糖、高脂肪食物。其中包括糖果、蜜饯、甜饮料、油炸食品、肉类、黄油、奶酪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宣布加工肉制品属于“一级致癌物”,与香烟和黄曲霉素这类被公认的致癌物质处于同一等级,吃太多会增加患结直肠癌、胃癌的风险。加工肉类包括热狗、培根、腊肠、熏肉、火腿等。

还有那类让人禁不住诱惑的油炸食品,金黄酥脆、咔滋咔滋的炸鸡和炸薯条等,应该尽量克制住少吃。油炸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高温烹制中产生的致癌物质和高热量,会引发炎症反应,并且增加疾病风险。


此外,过量饮酒会损害消化道和肝脏,同时也会引发炎症反应,容易患肝炎、肝硬化和胃病。很多疾病和饮酒有关,所以我们最好避免酒精,尤其是不能过度沉迷在酒精虚幻的“快乐”中,要记住,其实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

抗炎饮食可以支持健康并预防未来的慢性病,如果要安排量身定制的饮食或抗炎膳食计划,最好咨询经过认证的执业营养师。除做好饮食管理,要想更好抗炎,我们还需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远离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睡眠。

如果有较为严重的炎症,或存在由其引发的疾病,仅靠生活方式难以控制,应及时遵医嘱接受治疗,避免炎症恶化引起各类并发症。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