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早餐,没想到胆囊“受伤”这么重……

   2025-03-06 搜狐网38
核心提示:长期不吃早饭,胆囊很“受伤”!专家:胆结石成因复杂,个体差异大近日,著名喜剧演员蔡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透露,因常年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饭,

胆囊很“受伤”!

专家:胆结石成因复杂,个体差异大

近日,著名喜剧演员蔡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透露,因常年不吃早餐,引发严重胆囊疾病被迫接受切除手术。相关话题迅速引发全网对职场人早餐习惯的热议, 胆囊疾病真与早餐有关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程张军主任医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胆结石成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但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仍是预防关键01

不吃早餐胆囊很“受伤”

或致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近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演员蔡明在吃饭时说自己不能多吃韭菜,因为 自己常年不吃早饭,胆已经被摘除了。她说,“胆结石在胆里待着就没事,一旦你一晃,石头就卡在胆管里了,那个疼是忍不了的。”她还幽默表示,“那个胆里又是石头又是沙子,这是要盖房啊。”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程张军主任医师指出, 长期不吃早餐可能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他解释,人体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乳化脂肪、中和胃酸,促进消化。这一过程使胆汁如“活水”般流动,不易沉积。但若长时间不进食,胆囊持续静止,胆汁中高浓度的胆固醇或钙盐易沉淀形成结石。“ 长期不吃早餐,对胃肠道功能也有影响。有一句成语叫‘用进废退’,长时间不用,消化道功能就会紊乱。”

程张军主任医师称, 胆结石成因复杂,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胆汁内胆固醇浓度高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易沉积,空腹更增风险;胆盐是溶解胆固醇的关键物质,胆盐含量不足者会降低胆固醇溶解度;胆囊收缩排空不及时,胆汁长时间滞留,会加速结石生成。“胆囊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 长时间不进食无疑是一个高风险因素。”他强调。

02

无症状结石暗藏危机

结石患者应定期检查

程张军提醒,胆囊结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发展成胆囊癌。胆囊结石主要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类型。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时会引起胆绞痛,有的则表现为上腹部反复饱胀不适,常被误认为是胃病。而 无症状的结石虽无明显不适,但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专家指出,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胆囊炎。长期受结石刺激,胆囊壁可能增厚,收缩功能减弱。此外,小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

程张军称,较大的胆囊结石(直径超过2.5至3公分)即使无症状,也可能因长期刺激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增加胆囊癌的风险。他建议, 一旦确诊为胆囊结石,应在肝胆外科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以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临床上,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初期没有疼痛或其他明显症状,直到出现症状才来就诊,这时往往已经是胆囊癌晚期。因此,患有 胆囊结石的病人必须定期到肝胆外科进行彩超检查,以监测结石的大小、胆囊壁是否增厚,以及是否存在癌变的迹象。

03

胆结石患者需低脂饮食

胆囊切除后饮食因人而异

程张军指出, 胆结石患者应采取低脂饮食,而胆囊切除后的饮食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对于一些在胆囊切除前胆囊功能已基本丧失的患者,手术后通常能正常饮食,无需特别忌口,但仍需避免暴饮暴食。然而,对于胆囊切除前功能正常的患者,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 特别是在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容易发生腹泻。“因为胆囊原本负责将浓缩的胆汁输送到肠道,帮助乳化脂肪,促进消化。胆囊切除后,缺乏浓缩胆汁,人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消化能力减弱。因此,这类患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采取低脂饮食。”

专家建议

预防胆结石首先要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的食物;其次,要规律饮食,保证一日三餐正常摄入。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