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致癌!斯坦福研究:在家做饭超45分钟,会排放大量的苯

   2024-05-11 搜狐网273
核心提示:厨房,是每天都要用到的地方,但就是这么个常见之处,却也隐藏着“威胁”。斯坦福的科学家们,就发现藏在厨房里意想不到的“致癌


厨房,是每天都要用到的地方,但就是这么个常见之处,却也隐藏着“威胁”。

斯坦福的科学家们,就发现藏在厨房里意想不到的“致癌杀手”,它存在于千家万户,使用率极高。它就是——燃气灶。

一、斯坦福大学研究:燃气灶排放大量致癌物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但你知道吗?可以制作美食的燃气灶,却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风险。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单个使用燃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灶台(高功率)或烤箱(350 °F,约等于177℃),持续燃烧45分钟,就会让厨房中的苯浓度迅速升高,甚至超过健康限值。

该研究对14个县市87户住所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厨房和卧室的苯浓度进行了8小时的监测。

结果发现,无论是灶台还是烤箱,只要是使用了燃气或液化石油气就会排放苯。而使用电磁炉时排放的苯元素就少得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想要改善这个情况,在使用燃气时要及时对厨房进行通风,同时将抽油烟机开到最大功率。另外,要注意先将卧室、厨房的门关紧,避免有害物质飘到其他房间。

有些人不会用抽油烟机,甚至将其当成摆设,每次做菜的时候直接不开或是很早就关掉。

如果在开火前打开抽油烟机的话,可以让气流在油烟形成后就被带走,可显著减少烹饪者呼吸区的油烟浓度,还能让整个厨房内的油烟残留减少。

在关火后也不要马上关掉抽油烟机,而是要再吸几分钟,因为关火后厨房内依旧有一些残留的油烟,过早关掉油烟机人依旧会吸入油烟,对健康不利。

抽油烟机除了要早开晚关外,还要注意定期清理,滤网内有大量的油污会影响到其工作效率。

二、厨房里3个“作死”的行为,一个不要犯

厨房里的家电不少,还有炉火,要是一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危险事件。特别是下面3个行为,千万不要去做,每一步都踩在“雷区”。

1.在炉火旁倾斜面粉淀粉

面粉淀粉的密度都很小,倾斜倒的时候很容易漂浮在空气内,而空气内的粉尘到达一定含量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2.微波炉加热带壳食物

如鸡蛋、板栗等带壳的食物不能在微波炉内加热,因为在微波炉加热时,壳内的水蒸气无法释放到外界,很容易引起爆炸。

3.剩饭剩菜直接倒下水道

剩菜剩饭长时间在下水道停留会发酵产生甲烷,该物质易燃易爆,一旦从下水道内蔓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三、做菜时的坏习惯,不留神或许就致病

对于做菜的人来说,厨房既是生产美味的地方,但也有可能是危害全家人健康的地方,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影响却很深远。特别是下面5个做菜坏习惯,有的快改掉。

1.蚝油开封后室温下储存

蚝油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在室温下放置很容易发霉,温度越高霉变的速度也越快,正确的做法是开封后放入冰箱内冷藏储存。

2.食用油放窗户边

食用油在储存时要避免高温、水分、光,日照会加速其氧化、酸败的速度,很容易出现哈喇味。

3.不刷锅连续做菜

炒完菜之后锅的表面会有一层食物残渣和油脂,没有清洁就继续烹饪的话,锅底的食物残渣会焦糊产生致癌物,油脂二次加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4.用土榨油来做菜

土榨油在质量上很难保障,如若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话,人在摄入后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对健康极为不利。

5.食用油反复高温烹饪

经过高温反复烹饪的食用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经常摄入会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使用厨房的时候,要注意多通风,避免食品上的安全隐患,把健康真正带给家人。

参考资料:

[1]《做饭时释放出的这种气体,居然会致癌!》.浙江省肿瘤医院 2023-07-22

[2]《一看吓一跳!厨房中竟隐藏着这么多危险!赶紧告诉家人》.科普中国 2022-02-04

[3]《储存不当有致病风险!厨房调料这么收才靠谱,90%的人忽略了!》.广东疾控 2024-03-13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