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保护人体避免进一步受到损伤的信号反应,感受到急性疼痛时会不由自主地躲避危险,而慢性疼痛往往是人体疾病反应的一个信号。疼痛和体温、心跳、血压、呼吸并称为五大生命体征。很多时候,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病。
常见疼痛有哪些?
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一般称为慢性疼痛。以带状疱疹痛后遗症为例,它的疼痛类型为刀割样疼痛、针刺样疼痛、麻木痛等,令人苦不堪言。
目前,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慢性疼痛患者,且每年仍在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由术后急性疼痛处理不当,转换成的慢性疼痛。
常见慢性疼痛有哪些?
第一类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有颈肩腰腿痛,在中老年疼痛中几乎占一半左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疼痛叫做神经病理性疼痛,比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中老年人容易得的带状疱疹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长期慢性或顽固性疼痛会使人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抑郁焦虑。所以疼痛不能忍,当发生比较明显的中度以上的疼痛时,应找医生查明原因,及时镇痛治疗。
遇到不明原因的疼痛怎么办?
遇到病因不明的疼痛,首先要去医院搞清楚原因。自己盲目服用止痛药,甚至大量服用止痛药,容易因暂时掩盖了疼痛的症状从而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在就诊时,尽量描述清楚以下五个方面:哪里痛?痛的时间和频率?什么样的疼痛?如何可以缓解?有什么诱因?
明确了疼痛的原因,可在相应专科诊治;单纯需要处理疼痛,而没有或已经处理完专科疾病的患者,可以至麻醉科疼痛门诊进一步治疗疼痛。
围术期急性疼痛的处理?
术后疼痛的管理目标:
①在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有效镇痛;②无或仅有易于忍受的轻度不良反应;③最佳的躯体和心理、生理功能,最佳的患者满意度;④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治疗效果评估:
疼痛治疗结束时,应由患者对医护人员处理疼痛的满意度及对整体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分别做出评估。对突发的剧烈疼痛,尤其是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发热)应立即评估,并对可能的切口裂开、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情况做出及时诊断和治疗。
术后急性疼痛的良好控制,对于术后康复以及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共同重视,积极处理。
来源:麻醉科
作者:安一凡
荐稿: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