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不当可能闭经,科学减重才能长久

   2024-02-21 搜狐网384
核心提示:近期,因为《热辣滚烫》在春节档的突出表现,“减肥”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顺义妇儿医院生殖调节科王贞娜介绍,因为减重不科学导

近期,因为《热辣滚烫》在春节档的突出表现,“减肥”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顺义妇儿医院生殖调节科王贞娜介绍,因为减重不科学导致女性月经减少、闭经的病例屡见不鲜,而科学的减重方法不仅能带来健康美丽的身材,还可以预防月经失调。

常见的减重误区有哪些?

节食、大量运动或者吃减肥药都是常见的减肥方式。然而,减肥的效果都不太理想:要么减重失败直接放弃,要么减重短暂成功后又反弹,还有一部分人减重成功但出现了健康问题。在妇产科门诊,减重后月经减少、闭经的病例屡见不鲜。

减重方法不当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

节食: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血液中的糖分负责为人体提供能量,如果进食量不足、长期饥饿,血糖过低时,大脑会接收到能量缺乏的信号,很多器官就无法正常运转。

脂肪是合成体内激素的重要原料,体脂丢失过多过快,就很难维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月经减少,甚至闭经。

蛋白质转换成氨基酸后,起到更新和修复的作用,一旦缺乏,会出现皮肤起皱、头发干枯、贫血、水肿、月经失调、肌肉流失等健康问题。当这些营养素长期缺乏时,机体首先是保障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营养支持,而选择降低或关闭相对“次要”的生理功能来维持生存,比如月经。

超负荷大量运动:有研究显示,女性运动员闭经人数居多。因为过度运动会引起激素分泌失调,使月经量减少或延迟,甚至闭经。美国运动医学会将经常运动的女性中出现饮食紊乱、闭经和骨质疏松症三种症状相结合的现象,定义为“女运动员三联征”。

长期吃各种减肥药:市面上很多的减肥药都伴随着一些副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不宜长期使用。

减重期间,女性经常会忽略月经的变化,直到出现闭经才开始重视。当体重恢复,月经也会慢慢恢复,但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半年到1年,有的甚至更久。所以,体重可以很快减下来,但月经却不能很快恢复正常。在月经没有恢复正常期间,需要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以免导致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萎缩。如果闭经时间长,还要关注骨密度,适量补充钙及维生素D,预防骨量的流失。

减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明确肥胖的概念

1、通过体重指数(BMI,单位:千克/平方米)判断是否肥胖。BMI大于24小于28为超重,大于等于28就属于肥胖;

2.通过腰围、腰臀比判断是否存在中心型肥胖;

3.通过体脂率筛查BMI正常的隐性肥胖患者。

识别错误的减肥理念

1、不能只注重减轻体重,却不关注体内成分的变化。有一种肥胖被称为“肌肉减少性肥胖”,即肥胖与肌肉减少同时存在;

2、不能期望短期的快速减重。短期的快速减重,减的是水分和肌肉,而且容易出现脱发、月经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伴随症状。逐渐受到关注的“跌重性闭经”就是减重不当的后果之一,即体重下降超过标准体重的15%时出现的闭经,多见于年轻女性;

3、没有一劳永逸的减重方法。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永久保持减重成果,只有舒适、简单、易行的方式才可长久。

科学的减重方法有哪些?

制定规律的减重周期。不宜骤减,应循序渐进,例如每周体重减轻不要多于1千克,在每日能量需求基础上,达到500—1000千卡的负平衡,这个负平衡可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完成。体重指数(BMI)超过28千克/平方米的肥胖患者,每周不超过1.5千克。减重达到标准后仍要控制热量摄入与运动强度的平衡,避免反弹。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应结合个体情况,专科门诊咨询。

明确减重目标。不要盲目制定减重100斤的目标。减肥者应根据个人情况,按照合理营养、均衡饮食、适度健身和锻炼的宗旨,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从小事做起,总结出适合自己可以长期坚持、简单易行舒适的减重方式,但肥胖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减肥。

树立健康美的观念。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不要因“病态美”而牺牲了“健康美”。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