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老年疾病管理关口前移,听听“健康守门人”怎么说

   2023-09-13 金羊网584
核心提示:和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疾病暴露风险更高,疾病痊愈时间更长,疾病管理和预后也更加复杂。但很多老人抱着“怕麻烦”“能扛就扛”

和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疾病暴露风险更高,疾病痊愈时间更长,疾病管理和预后也更加复杂。但很多老人抱着“怕麻烦”“能扛就扛”的心理,于是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如何推动中老年疾病管理关口前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医防融合,预防先行——推动中老年健康高质量发展”节目近日来到广州,三位来自基层的“健康守门人”分享老龄化疾病管理的前沿理念和创新经验。看病贵?“城市版一元钱看病”破解难题作为典型的城乡二元地区,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道社区摸清辖区内面积大、人口多、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确立了“一大一小”的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在切实解决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上也探索出一条新路。均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永辉介绍,社区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城市版一元钱看病”,让辖区居民在医保报销额度内,看病仅需缴纳一元钱。此外,中心还开设分院区,增加服务网点,着力打造“15分钟就医服务圈”,同时积极开展“老年人防跌倒”“成人疫苗接种专场”等项目,将服务送到家门口,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使辖区内的老年人体检率、慢性管理率得到明显提升,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怕麻烦?家庭医生+“绿色转诊”让就医更便利线上挂号、线上缴费……这些年轻人感到便利的就医手段却成为老年人就医路上的“拦路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基层的扩展,也让“能忍则忍”的中老年人看到转机。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美婷介绍,家庭医生平时可给予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多的健康指导和个性化的慢病管理,当中老年人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时,家庭医生最适合的健康指导,并配合社区与大医院之间的“绿色转诊”通道,让中老年人可以获得便捷及时的治疗方案。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晓毅主任介绍,该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三甲医院胸痛、卒中中心急救体系中的胸痛救治单元、卒中救治单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急诊急救服务。看病一定去大医院?全科医生亚专长培训提升诊疗水平很多中老年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能力并不了解,仍持“有病去大医院”的思维模式。王晓毅介绍,近年来,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医生进行一定的亚专长培训,在全科基础上建设特色专科门诊和有需求的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可以选择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医、教、研综合能力,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焦点之一。作为广州市中英合作全科医生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的负责人,李美婷主任领导的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通过积极申报省、市、区各级科研课题和举办各级各类型的家庭医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持续提升中心的诊疗和慢病管理能力;同时,不断改善中心就医环境、完善诊疗流程,使中心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有病才去就医?“医防融合”蓄能“健康中国”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中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断减弱。除慢性病外,中老年人更易受到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侵扰。这些疾病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有效预防。从2020年起,国家将“医防融合”作为深化医改的一个重要的线索,并通过多项文件敲定“预防为主、医防结合”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上的重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通过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疗等服务,强化全过程健康,提升居民“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意识,从源头上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关口前移、医防融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的一环。采访中,专家们也表示未来各社区将继续针对中老年人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服务项目,并尝试引进新兴技术,让健康教育、成人疫苗接种预防、慢病管理乃至急救医疗等健康服务更加适老爱老、更为可及,从基层提升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