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哪些影像检查适合自己?

   2024-10-22 搜狐网163
核心提示:影像检查技术(如DR、CT、MR、超声及核医学等)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选择众多影

影像检查技术(如DR、CT、MR、超声及核医学等)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选择众多影像检查手段,如何解读影像报告,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将通过《刘波说影像》专栏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欢迎您持续关注!

最近,一位63岁老伯在家搬重物时腰痛,马上急诊,照片诊断脊柱骨质疏松,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医生分析骨质疏松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在中老年人非常常见,早期发现,可以避免一些不良后果发生。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

  • 疼痛

全身骨痛,尤其腰背疼痛最为常见。疼痛通常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其他四肢、骨盆等也可出现疼痛,程度不一,多为隐痛、胀痛或酸痛。

  • 身高变矮、驼背

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身高变矮。椎体压缩变形后,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驼背严重时可影响心肺功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 骨折

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即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腕部等。

怀疑骨质疏松可以做哪些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优势:

简便、直观,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以观察骨骼的大体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骨折等明显病变。对骨折的诊断价值高,能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对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常见骨折如椎体压缩骨折、髋部骨折等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不足之处:

对早期骨质疏松不敏感:在骨质疏松早期,骨量丢失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X线难以发现明显异常。只有当骨量丢失超过30%左右时,X线片上才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的征象。

  • 双能X骨密度仪(DXA)

优势:

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及监测治疗效果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骨密度的“金标准”。它可以准确测量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辐射剂量低等优点。

同时,DXA可以预测骨折风险。通过测量的骨密度值,可以评估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不足之处:

DXA主要测量的是骨矿含量,不能直接反映骨的微结构、骨强度等骨质量指标。

  • 定量 CT(QCT)

优势:

能够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密度,提供更详细的骨密度信息。特别是对于腰椎等部位,QCT 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松质骨的骨密度变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骨的微结构变化,为研究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更多信息。

不足之处:

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与DXA相比,QCT的辐射剂量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中的应用。

  • 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显示较为敏感,尤其是在评估椎体骨折的类型、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骨髓水肿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MRI还可以观察骨髓的信号变化,有助于发现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髓病变。对患者无辐射危害,适用于需要反复检查或对辐射敏感的人群。

不足之处:

不能像DXA和QCT那样直接测量骨密度值,主要用于评估骨折和骨髓病变等方面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