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隧道内镜”微创技术 精准切除胃肠道“潜伏”肿瘤

   2025-05-09 30
核心提示:转自:南京晨报医院供图近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团队成功为一名胃体黏膜下肿瘤(SMT)患者实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

转自:南京晨报

医院供图

近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团队成功为一名胃体黏膜下肿瘤(SMT)患者实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前已顺利出院。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院消化内镜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进入“超微创阶段”。

腹部持续隐痛检查发现“间质瘤”

62岁的陈阿姨因腹部持续隐痛近一个月,于是来到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在检查中不仅发现胃肠道中存在多个息肉,还发现胃体黏膜下有不明肿块隆起。根据陈阿姨的实际情况,医生当即选择在当次检查中对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而胃体黏膜下有不明肿块隆起,还需要后续进一步检查明确。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调整,陈阿姨再次来到该院就诊。经超声胃镜(EUS)及腹部CT进一步检查明确,陈阿姨胃体黏膜下存在一个直径约1.2cm的隆起病变,其病变源自固有肌层,初步诊断为胃间质瘤。听到这一消息,陈阿姨及其家人陷入了担忧中,”本来以为最多有几个息肉,这下还有肿瘤,还要手术开刀吗,要切胃吗?“陈阿姨焦急地询问医生。

无需“开膛剖腹”超微创“隧道”守护胃部健康

“您看,虽然这个肿瘤‘潜伏’在固有肌层,但我们只需要在胃黏膜开个‘小窗口’,打开黏膜下层,接着像‘过江隧道’一样到达肿瘤处,然后精准剥离肿瘤就行了,最后利用钛夹缝合‘小窗口’”,该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顾国青耐心解释道。和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切除部分胃壁相比,这种“隧道手术”只需在黏膜下层开辟微型通道,既能实现肿瘤的精准微创切除,同时还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在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手术由顾国青医生主刀,麻醉、护理团队通力配合,开始了这场肠胃“保卫战”。术中,通过“隧道”入口建立、“隧道内”精准剥离、肿瘤完整切除、“隧道”严密闭合等步骤,手术在90分钟内便顺利完成。术后,陈阿姨恢复良好,术后两日便恢复流质饮食。

■专家提醒

定期胃肠镜检查 是发现消化道早癌和SMT的关键

该院消化科主任赵君宁介绍,包括胃黏膜下肿瘤(SMT)这一类“潜伏型”疾病在内,胃肠道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

“比如早期胃癌,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轻微腹部疼痛等症状,这时患者往往觉得只是普通的胃肠道问题”,赵君宁说,“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病变及时规范治疗,治愈率则会大幅度提高。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可能低于20%。”

赵君宁特别提醒,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胃肠道内的早期病变,甚至可以发现一些尚未发展成癌症的癌前病变,从而及时进行干预,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将胃肠镜纳入体检项目。

通讯员 张婷 穆婷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