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鞋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膝关节

   2024-04-08 搜狐网273
核心提示:01 高跟鞋一直以来,高跟鞋被赋予美丽、优雅的含义,它的美让人无法抗拒。但同时,它也确是伤膝“利器”。当穿上高跟鞋时,人体

01 高跟鞋

一直以来,高跟鞋被赋予美丽、优雅的含义,它的美让人无法抗拒。但同时,它也确是伤膝“利器”。

当穿上高跟鞋时,人体重心会前移落在脚尖,而在寻求身体平衡的时候,脚踝、膝关节,甚至骨盆等都会进行一定的被迫调整。从而导致人体力学改变,显著增加膝关节承受的压力,鞋跟越高,承受的压力也越大。

这种压力使膝关节软骨磨损加重,诱发或加重关节软骨退变,长期累积,会造成退化性膝关节炎。

细数高跟鞋带来的那些危害

拇外翻——鞋跟越高,坡度越大,身体重心前移,硬将大致为方形饱满的前足挤进锥形窄小的鞋尖内,前足底负重增大,压力集中在脚趾,加上窄而尖的鞋尖限制脚趾的活动,使双足备受折磨,容易诱发拇外翻。

崴脚——穿高跟鞋走路是前脚掌着地,相当于是一直垫着脚走的,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会让踝关节失去稳定性,从而容易导致崴脚。

腰背痛——穿高跟鞋时,身体重心向前移,导致骨盆前倾,臀部及背部肌群收缩,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关节囊和腰背肌劳损因不可避免而引起腰酸痛。

总之,为了健康,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不穿或少穿高跟鞋。如果实在无法完全舍弃高跟鞋,这样做或许可以减少高跟鞋给身体带来的损伤:

选购合适的高跟鞋:鞋跟高度最好在5厘米以下,鞋跟也不宜过细,否则难以稳定支撑体重;选购鞋头较宽松和鞋跟较粗的高跟鞋,使压力尽量平均分布;前脚掌的位置最好有用来缓冲的软垫,减少脚底受压。

合理控制穿鞋时间:尽量少穿高跟鞋,每天穿高跟鞋的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可在办公室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穿着,让脚部偶尔放松。

多活动拉伸脚趾、膝盖和腰椎,舒缓受累的骨骼肌肉,也能帮助缓解高跟鞋带来的损伤。劳累了一天,睡前用温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不适感。

02 无减震功能的硬底、薄底鞋

市面上很多硬底、薄底鞋,没有任何减震功能,穿着这种鞋走路,除了要承担体重压力外,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长此以往,会给足踝、膝关节施加很大的压力,走路非常容易导致膝盖及脚踝疼痛。

03 鞋底过厚的松糕鞋

松糕鞋垫高了脚部,会让身体的重心前移,改变人体的正常线条,导致膝关节过伸,从而增加骨关节炎的风险。其次,松糕鞋的前底后跟都又厚又平,就像是踩着高跷走路,地面上的坑洼更难被感知,还容易扭伤脚踝

如何选购一双不伤膝的鞋?

大家在选购鞋子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折

对折一下鞋底。对折时弯曲的地方应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处,确保鞋底的弯曲部位和走路时脚掌的弯曲部位相吻合。

二捏

捏一捏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头。后跟和前部包头不宜过软,应有一定的硬度。

三拧

两手对拧一下鞋子。过软的鞋子无法给脚部提供有效支撑,易造成脚部扭伤;太硬则影响穿着舒适度,行走易疲劳。

四按

用手伸到鞋子内部按一按。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觉硌脚而影响行走舒适性。后跟部位也不能一味追求柔软,良好的回弹性能才能更好地保持行走过程中缓冲、减震的效果。

五闻

闻一闻鞋子有没有异味。若有明显刺鼻气味的,切勿选购。

同时,鞋子鞋面应前松后紧,留给脚趾足够活动空间, 还要注意鞋的防滑性、透气性能是否足够好。

小贴士

建议在下午或者傍晚去买鞋,这时的脚会比较胀,此时选择的鞋子在日后穿着时也不会挤脚。一定要两只脚都穿上鞋子,来回行走感受鞋子的大小和舒适度。

  •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