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孩子经常咬指甲,试试这十招

   2023-12-27 网易健康306
核心提示:孩子咬指甲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开始咬指甲,尽管家长想尽方法,但仍然很难纠正。孩子长期咬指甲,或

孩子咬指甲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开始咬指甲,尽管家长想尽方法,但仍然很难纠正。孩子长期咬指甲,或啃食指甲周围的皮肉,可造成指甲变形、创伤出血、甲沟炎、皮肤老茧、牙齿咬合不正。有些孩子不仅咬手指甲,还咬脚趾甲,甚至部分孩子直至中学仍有咬指甲的行为。

如何才能纠正咬指甲这一习惯?精神科医生针对存在咬指甲习惯的不同人群,总结了十组策略。

排除精神疾病

家长首先需带孩子至精神科门诊,请医生评估是否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需要改进。

完善微量元素检查

针对性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也可直接日常补充小剂量的铁镁锌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D3、多种维生素B等,对神经及身体发育有好处。

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没有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的指征,仅是难以纠正的习惯问题,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即当孩子咬指甲时,不露声色地、自然地引导孩子做其他活动。

涂苦味指甲油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使用苦味指甲油,也叫苦甲水。国外研究表明,使用苦甲水的有效性高于使用提醒腕带。还可以给较小的孩子戴上手套,物理性隔绝口唇和指甲的接触。

拿个解压神器

有些大孩子常在写作业和看书时咬指甲,可以允许他们在写作业时用另一只手玩橡皮、捏捏乐,甚至可以给他们买一些手串、核桃。虽然都是小动作,但盘玩手串等小玩意,至少不损伤手指、影响指甲外观。

做手部保养

经常给孩子修剪指甲、涂护手霜、按摩手部,让孩子养成爱惜和照顾自己身体的习惯和意识。

激发孩子爱美之心

给女孩子的指甲上贴上漂亮的贴纸,或者给她们佩戴一些可爱的戒指、手链,这样做可以激发女孩子的爱美之心,她们自然地会减少咬指甲的行为。

让小手忙起来

让孩子的手指动起来、用起来,可以教小孩子做手指操、手影游戏,或让大孩子学习一种需要使用指甲的乐器,如吉他、古琴。

教孩子克制方法

教孩子在有咬指甲冲动的时候,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抵住另一只手的掌心。如果孩子实在想咬指甲,可以坚持不咬某一个手指、只咬其他九个手指,然后逐渐扩大范围,如只咬某一只手的指甲,直至过渡到只咬某一个手指。

孩子有进步,家长就予以表扬和奖励,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合理的奖励项目,以提高其积极性。家长还可以拍下之前和现在的手部照片、洗印出来挂在墙上。这样,当孩子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时,对自己控制力的提升也会更有信心。

少指责多陪伴

总有一些孩子本身学习压力大、习惯实在难以纠正,或者家长时间精力不足,不能充分施行以上建议,那么家长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过于担心,不要因此经常指责孩子,从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总体来讲,即使不做任何处置,随着年龄增加,咬指甲的行为也会逐渐消退。家长可以多看孩子的优点,多争取亲子陪伴、娱乐放松的时间,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的回忆,会是支持孩子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敲黑板

40%咬指甲青少年

患“多动症”

根据统计数据,首次出现咬指甲行为的平均年龄约为5岁,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30%,女性略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的行为会有所减少,停止咬指甲的平均年龄约为14岁。

国外学者将咬指甲的习惯称为咬甲癖,和拔毛癖、撕皮、咬唇、咬颊黏膜等,都归为强迫相关障碍或冲动控制障碍。有研究发现,在咬指甲的青少年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40%,焦虑症、强迫症、抽动症的发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紧张、烦躁的情绪,但不会用更好的方式排解,故采用儿童口唇期的方法,通过咬指甲来自我抚慰,长此以往便形成习惯,在没有焦虑情绪时也会咬指甲。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