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太懒惰?可能是精神疾病在作祟

   2023-10-07 搜狐网221
核心提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是精神疾病,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社会越来越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是精神疾病,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社会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何识别它们,因此,了解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和干预方法也非常重要。

孩子能量不足、情绪低落,是抑郁了吗?

抑郁症是大家熟知的精神疾病之一,这些常见的症状可以帮助家长及时辨别孩子的情况。

  • 情绪低落:持续的、无法解释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悲伤或空虚。

  • 兴趣减退:对平常喜欢的活动或爱好失去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 集中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出决策。

  • 能量不足:感觉疲劳、乏力,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精力。

  • 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失眠或过度睡眠,睡眠质量下降。

  • 食欲变化: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过度进食,导致体重波动。

  • 自我价值感下降:自我评价偏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没有意义。

  • 自杀念头:出现对死亡或自杀的念头,或者进行自残行为。

孩子社恐、心悸、肌肉紧张,是焦虑症了吗?

每个人都可能体验到焦虑带来的不适感,如胃部不适、紧张性头痛,或是手心出汗、咬指甲等。具体来看,焦虑症可能存在以下7种症状。

  • 过度担心:持续和无法控制的担忧,没有明显的触发原因也会紧张。

  • 身体不适:可能出现头痛、胃痛、肌肉紧张、心悸等生理上的不适。

  • 睡眠问题: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频繁醒来。

  • 疑虑与自我怀疑: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产生过度的怀疑和自我质疑。

  • 回避:可能回避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境或活动,以避免不适感。

  • 心理恐惧:可能出现对特定事物、情境或社交场合的恐惧感。

  • 注意力集中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

孩子丢三落四、坐立难安,是多动症了吗?

多动症,医学术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主要症状是是以下三点,它们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并存。

  •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心,难以维持在一个任务上。常常出现犯错误、忘记事情、丢失物品等问题。

  • 多动:静坐困难,常常在不适当的时候躁动、翻动。这种多动并不是由于外部刺激而产生的,而是自发性的。

  • 冲动:行为冲动,难以控制冲动行为,如不能耐心等待、插话、难以按规定顺序做事。

孩子情绪过山车,是双相情感障碍了吗?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的情绪极端波动障碍,其症状类似于成年人的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与成年人类似,但可能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差异。

  • 躁狂期:感觉异常兴奋和高涨,可能会出现自大和自信心过度。孩子可能出现语言冗长、思维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并有冲动的行为,可能导致冲动的决策和危险行为。睡眠需求也减少,可能出现失眠。

  • 抑郁期:感到极度悲痛和绝望,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无法集中,这可能导致孩子学业成绩下降。同时,还会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和快乐,睡眠和食欲也发生了变化,可能出现难以入睡或过度睡眠。

  • 情绪波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可能非常剧烈,从极度的兴奋到深度的绝望。

  • 社交、学业出现问题: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冲突和困扰。由于情绪波动和注意力问题,可能在学习和学业上会遇到困难。

破解青少年精神困扰:情感支持与专业帮助应双重并行

对于孩子相关疾病的干预,理解和支持是护理的基石。家人和朋友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不要贬低或忽视他们的感受,展现出关心和理解。家人、朋友、学校应该了解疾病对应的特点和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患者,同时也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尽量避免让患者接触负面刺激,如暴力内容、负面新闻等。确保患者有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而不会受到评判或责备。亲友可适度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联系,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增强情感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不容忽视。包括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锻炼计划。规律的生活可以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一些积极的活动,如体育锻炼、艺术创作、志愿活动等,有助于释放情绪和提升心情。积极的护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家人、学校和医疗机构应该持续关注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求。并要让他们有限地使用社交媒体,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此外,家人和社会应该积极预防药物和酒精滥用问题。

及早寻求专业心理健康医生的帮助也至关重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专业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学会有效地管理负面情绪,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督和调整剂量。认知行为疗法(CBT)、插图治疗、行为疗法是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学会应对情绪波动和情绪管理技巧,并让青少年掌握更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改善他们的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