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晒的橘子果皮能叫作陈皮吗?

   2025-01-20 搜狐网119
核心提示:最近走在江门新会或广东的街头,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幕:当地人正在将橘子皮剥下来晾晒,而橘子肉则被丢弃。这一行为可能让不少外

最近走在江门新会或广东的街头,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幕:当地人正在将橘子皮剥下来晾晒,而橘子肉则被丢弃。这一行为可能让不少外地游客感到疑惑甚至觉得可惜,但实际上,这是制作陈皮的传统方法。那么,陈皮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功效?自己晒的橘子皮能被称为陈皮吗?

一、 陈皮的功效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说简单点,就是晒干的橘子皮,以存放的时间长、陈久者良,所以叫陈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治疗咳嗽、腹胀、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疾病。陈皮气香宣散,可升可降,同补药一起用则补虚,同沉降药一起用则沉降,跟不同食物的搭配,不但可以放大功效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

01

胃部胀满

老胃病经常会有胃部胀满不适的感觉,吃很多下气的萝卜都不管用,其实,不少胃胀的患者是虚症,属于中医的“虚痞”,所以越吃下气的食物就越胀,但因为又合并脾胃气机的不同,光吃补气的药物又不行,这类朋友不妨党参与陈皮合用,既健脾补气,又理气消胀。

02

风寒咳嗽

风寒感冒怕冷、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而同时有痰多、痰白质稀、咳嗽的情况,可以搭配用紫苏叶、生姜、陈皮,疏散风寒,温化寒痰。

03

祛湿化浊

寒湿困重的人常常出现周身懒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手足怕冷、舌淡苔白等不适。这些情况可以搭配使用陈皮、砂仁、熟普,开水冲泡饮用,能化湿浊,温脾阳,使人远离寒湿困扰。

04

恶心呕吐

如果胃部受寒或吃了生冷而引起恶心呕吐的问题伴有舌苔白腻时,可以用生姜、陈皮煎水饮,可温中散寒,和胃止呕。二、自己晒的橘子皮能叫陈皮吗

虽然自己晒制的橘子皮与市场上出售的陈皮在外观上可能相似,但严格来说,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中医理论认为“陈久者良”,《本草备药》中明确指出,只有放置 3年以上的橘皮才能被称为陈皮。道地药材“新会陈皮”有的贮藏长达数十年,且贮藏越久价格越高。

晒制陈皮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和技巧。一般来说,晒制陈皮需要先将柑橘皮剥下,然后经过晾晒、翻晒、储存等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陈皮的质量和药效。

其次,晒制陈皮不仅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更是为了提高陈皮的药效和增强其抗氧化性、抗菌性等作用。

最后,专业的陈化很重要。陈皮在贮藏的过程中受到黑曲霉等真菌侵染,这些真菌的长期代谢活动导致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应该是黄酮类物质不断积累的过程,从而导致总黄酮含量不断增加。也就是说,陈化环境中的“菌落”对陈皮的陈化起到显著作用。

陈皮是一种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中药材和烹饪调料。它不仅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在烹饪中被用来增添香气和口感。虽然自己晒制的橘子皮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制作流程,其品质可能不如正宗陈皮。因此,在购买和使用陈皮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生姜陈皮粥

材料:陈皮 5克、生姜 3片,瘦肉 50克,大米 50克。

做法:将陈皮、生姜用温水洗一洗备用,瘦肉切片腌制备用,大米洗净后用水泡 30分钟;在锅中加入陈皮、生姜、大米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煎 20~ 30分钟左右。再加入瘦肉煮 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胃散寒、健脾理气。

适合人群:脾虚湿困、脾胃虚寒者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