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浴帽”来罩菜,这种保鲜膜真的能用吗

   2024-12-10 搜狐网100
核心提示:居家生活,基本每天都在使用保鲜膜。最近一款新型的浴帽式的保鲜膜爆火,区别于传统的筒式保鲜膜使用时需要撕扯,还可能会黏连在

居家生活,基本每天都在使用保鲜膜。

最近一款新型的浴帽式的保鲜膜爆火,区别于传统的筒式保鲜膜使用时需要撕扯,还可能会黏连在一起,这种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能够直接套在各种盘子上,使用时一次取一只,非常方便。

但网传这种保鲜膜其实就是一次性浴帽、鞋套,增塑剂超标,根本不能用来罩菜。那还能用吗?

先说结论,购买保鲜膜时留意商品外包装的执行标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 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就可以放心使用。

国家标准 GB 4806.7-2023 要求用于食品的塑料主要应当满足迁移率的要求,即塑料制品向食物迁移的化学物质不能超标。以确保安全性。

和传统的保鲜膜一样,浴帽式保鲜膜的材质也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聚乙烯(PE)的一种,这种塑料加工时不需要额外添加助剂,不容易出现迁移物,换言之,食物用这种材料包装不容易被污染,保持食物的安全性。

保鲜膜的材质有哪些?

市面上常见的食品级保鲜膜材质主要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其他生物降解材料。我们总结了材质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聚乙烯(PE)

成本低、

透气性较好、

化学性质稳定。

可微波炉加热,但长时间加热、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

不要把该类保鲜膜包裹食物长时间放在微波炉,用超高温度、长时间加热。

聚氯乙烯(PVC)

价格便宜、

耐高温、

抗拉伸。

含有塑化剂,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用于加热。

pvc保鲜膜只要不加热,不接触油腻类食物,只用来保鲜生鲜果蔬没有问题。

聚偏二氯乙烯(PVDC)

保鲜膜阻隔性能好、

价格昂贵、

市面上几乎没有出售。

可以耐受 140℃~180℃ 的高温,可以用于加热。

不要放进高温烤箱

对于大家担心会致癌的“增塑剂”问题,含有增塑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不接触油脂类食物,不加热,则无需担心。使用保鲜膜时,对于含有油脂,需要加热的食物,不要使用聚氯乙烯(PVC)的保鲜膜。这类材质,只能用于生鲜蔬果的保鲜。

浴帽式保鲜膜的缺点

保鲜膜能够保鲜的原理,主要在于它隔绝了细菌和真菌,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氧气,保持住水分:

隔绝细菌和真菌:保鲜膜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细菌和真菌接触食物,减缓食物变质。

减少氧化:保鲜膜减少食物与氧气接触,防止氧化反应,如苹果切开后变色。

保持水分:保鲜膜减缓食物水分蒸发,保持食物新鲜和口感。

所以,浴帽式保鲜膜的隐患不在于材料本身。

相比传统保鲜膜,浴帽式保鲜膜在应对某些使用场景时,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比如,切开后的水果特别脆弱,但是浴帽式保鲜膜并不能做到严丝合缝地包裹,弹性封口也无法彻底封闭气体的进出口。这样一来,保鲜的时间就会打折扣。

如果同样习惯盖着浴帽式保鲜膜去加热,那么浴帽式还会存在一种隐患:封口处如果是弹力带。

正常情况下,它被一层聚乙烯(PE)包裹着,没有直接与食物接触。但是,如果加热之后,包裹它的聚乙烯破了,弹力带就会漏出来。

制造弹力带的材料是像尼龙、氨纶之类的纤维,它们自身的耐热性还可以,但是它们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助剂,这就有可能会迁移到食物中,对健康造成威胁了。

所以,在选择保鲜膜时,重要的是要注意材料的类型和安全性,避免选到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指南,特别是关于加热的指示。

总结:

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很方便,但消费者要谨防个别商家将普通塑料材质的浴帽冒充保鲜膜来进行售卖,提前了解清楚产品的材质、执行标准及使用环境。

另外,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给特别脆弱的食物保鲜时,注意不要久放。

2.在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时候,要把保鲜膜摘掉,避免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