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患百日咳有窒息风险!咳嗽后呕吐、鸡鸣样尾音需警惕

   2024-08-20 搜狐网230
核心提示:在儿科门诊,经常会碰到长期咳嗽的儿童来就诊。经询问,患儿咳嗽时间较长,一般1—2月,治疗效果不好。顺义妇儿医院疾控科副主任

在儿科门诊,经常会碰到长期咳嗽的儿童来就诊。经询问,患儿咳嗽时间较长,一般1—2月,治疗效果不好。顺义妇儿医院疾控科副主任医师唐智超介绍,孩子长期咳嗽、久治不愈,需警惕是否得了百日咳。儿童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但是,在接种了疫苗后仍然有患百日咳的风险。

什么是百日咳?流行特征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鲍特菌为需氧菌,该细菌对热及紫外线敏感,加热至56摄氏度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均可灭活;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可有效灭菌。在干燥尘埃中能存活3天。对氯霉素,红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和磺氨药有抵抗力。

百日咳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 2—3 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病初很像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咳嗽、有点低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出现在夏秋季。计划免疫前,中国百日咳每2—5年发生一次流行,计划免疫开展后百日咳发病大幅下降,流行周期不再明显。中国百日咳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

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百日咳发病出现反弹。主要原因有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保护持久性有限、疫苗犹豫导致接种率下降、加强监测等。

实际生活中,在医院门诊发现部分百日咳病人,以咳嗽为主,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如果没有病原学检测方法,很难予以确诊。不管是医生还是家长,在孩子长时间咳嗽,而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是否为百日咳,增加病原学监测。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把病菌扩散到空气中,人们吸入带菌的飞沫而感染,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有 1 岁以内婴儿的家庭,如家庭成员中出现持续咳嗽病例,应尽早就诊,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婴儿接种百日咳疫苗之前,避免与咳嗽人员接触。

需要强调的是,人群对百日咳普通敏感,婴幼儿更为敏感。无论是接种了百日咳疫苗,还是自然感染,均不能产生终生免疫。

百日咳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潜伏期5—21天,一般7—14天。全病程6—8周,临床病程可分为3期:卡他期、痉咳期及恢复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2 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

1、卡他期

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个时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 1—2 周。

2、痉咳期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此期一般持续 2—6 周,亦可长达 2 个月以上。一旦就医不及时,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肺炎最常见,其他可见肺动脉高压、百日咳脑病等。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也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3 周。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病例(1岁以内)、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3、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家长在家中,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考虑是否为百日咳:

1、不限年龄,持续咳嗽14天及以上;及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或体征:阵发性或痉挛性咳嗽、咳嗽后呕吐、鸡鸣样尾音。

2、小于1岁婴儿,出现咳嗽;及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或体征:阵发性或痉挛性咳嗽、咳嗽后呕吐、鸡鸣样尾音、呼吸暂停。

如何预防百日咳?

1、预防接种

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预防接种中碰到的特殊情况:

(1)如已按疫苗说明书免疫程序接种其他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疫苗接种。

(2)对于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如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应尽早进行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2、佩戴口罩

佩戴口周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

患百日咳后该做什么?

一旦被诊断百日咳,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做好各种措施。

1、加强患者的管理

患者本人在积极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按照社区防保科医生或疾控中心医生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减少与外界及家庭成员的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

在共同生活、居住、学习、工作中,与百日咳病例(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有接触史者,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21天,期间如无咳嗽、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学习与工作;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做好环境消毒

做好日常清洁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每日至少两次,必要时可以加强物表的清洁和消毒。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