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粗的人骨松风险高!这次下定决心瘦手臂了

   2024-07-17 搜狐网167
核心提示:手臂,堪称全身最难减的部位之一。松松垮垮的“拜拜肉”不但显壮,而且是健康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近日,一项发表在第26届欧洲内

手臂,堪称全身最难减的部位之一。松松垮垮的“拜拜肉”不但显壮,而且是健康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

近日,一项发表在第26届欧洲内分泌学大会上的新研究显示手臂脂肪含量高的人,脊柱更易骨质疏松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手臂脂肪和骨质的关系,并教你收紧手臂线条。

受访专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赵文惠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治医师 金丽霞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张一民

胳膊脂肪多,脊柱易骨松

在上述研究中,希腊雅典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测量了115名受试者(均年龄为62岁)的骨密度、身体脂肪含量等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何,人体总脂肪量都与脊柱骨密度呈负相关。

//

换句话说,体内脂肪越多,脊柱骨折风险越高。

研究作者伊娃•卡西教授表示: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观察了身体皮下脂肪的分布后,首次发现手臂的脂肪含量能反映人体的总脂肪量。

这可能意味着通过卡钳测量手臂的皮褶厚度(捏起皮肤、量这部分的厚度),有助简单预测脊柱骨折风险。

胳膊上为什么容易“囤”肉?

排除疾病因素,手臂内侧脂肪多可能有以下原因。

姿势差

经常含胸、驼背、耸肩使肱三头肌(上臂后缘)处于松弛状态,引发腋下赘肉堆积。

手臂力量大大下降,导致肌肉慢慢退化,多余热量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腋下。

使用频率低

工作生活中,用下手臂的几率比上手臂多得多,尤其办公、写作业时,上手臂一般维持固定姿势,运动频率低,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另外,上肢活动少带来的淋巴循环不通畅,新陈代谢慢,也会让胳膊越来越粗。

肌、骨、脂,一直在相互作用

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肥大,引发慢性低度炎症,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脂肪细胞还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瘦素、抵抗素等,这些因子会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导致骨密度降低。

手臂作为上半身的重要部位,其脂肪含量能直接反映身体脂肪的整体状况,因此与脊柱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肌骨相连,肌肉的强健程度直接影响骨骼健康。研究发现,适量运动可以刺激骨骼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目前,评估人体脂肪含量的标准方法是用双能X线测定体成分。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的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为15%~25%。

研究提到的皮褶厚度确实可以作为手臂皮下脂肪的评估指标,但卡钳测量易受操作者熟练程度、皮肤松紧度等因素影响,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

练手臂,甩掉“拜拜肉”

需要说明的是,“想瘦哪就练哪”是很多人的误区。减肥时,人体对脂肪供应的调节由神经和内分泌控制,是全身性的。

因此想要减掉某个部位的顽固脂肪,首先得从整体上减脂,接着针对特定部位每天坚持专项力量练习。

控制全身含脂量

保持健康体重,进行适量的全身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同时也促进骨骼健康。

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如有身体不适,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

手臂肌肉重点练习

建议手臂较粗的人通过抗阻训练等方式锻炼,在降低脂肪量的同时,提高骨骼质量,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推荐以下动作:

  • 哑铃推胸

躺在瑜伽垫上,左右手各握一个哑铃置于肩膀两侧,慢慢向上推举哑铃,直到手臂完全伸直,慢慢还原。

  • 俯卧挺身

俯卧在瑜伽垫上,腿部、髋部及腹部紧贴瑜伽垫,双手置于耳后两侧,吸气,用腰部力量抬起上半身,动作稍停,再呼气放松还原。

以上动作做12次/组,3组/天。本身体弱或自己觉得力量不足的人,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猛发力、也不要硬完成某个动作。

平时经常将手臂向上伸直、前后摆动等,可增加上臂肌群活动率。

本期编辑:徐梦莲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