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频繁喷射状吐奶怀疑喂养不当?更应警惕是疾病信号

   2024-05-10 搜狐网239
核心提示:许多婴儿在喂养后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吐奶的量和频率以及吐奶时的状态都不尽相同。许多新手爸妈都会对此感到困惑,不确定是自己

许多婴儿在喂养后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吐奶的量和频率以及吐奶时的状态都不尽相同。许多新手爸妈都会对此感到困惑,不确定是自己喂养方式、奶粉搭配、奶量控制不当,还是孩子得了某种疾病。顺义妇儿医院综合外科韩雪锋介绍,婴儿在喂养后偶尔吐一两口奶一般是正常现象,这与婴儿的生理结构有关;但如果每次喂奶后都大量、喷射状吐奶,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或消化道发育畸形,需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婴儿都会吐奶吗?

许多有过喂养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婴儿在喂养后偶尔吐一两口奶是正常现象,这与婴儿的生理结构有关。

首先,婴儿的胃容量较小,在奶量较大的情况自然会反流出来。其次,婴儿的消化道结构还没有发育完善。胃像个口袋,“口袋”上下都有类似于“橡皮筋”的肌肉的组织结构,被称为“幽门括约肌”。成人饭后,幽门括约肌就会自动关闭,防止食物反流,所以成人即使偶尔吃得比较撑也不会呕吐。但是婴儿的幽门括约肌并没有发育完善,当进食完毕后,并不能完全将上口闭合,导致生理性的食物反流。

除生理结构外,婴儿偶尔、少量吐奶也可能与喂养后患儿体位、喂养时吃进空气有一定关系。所以,喂养婴儿后应及时抱起拍拍嗝,自然呕吐的现象就会好很多。

有学者认为呕吐与食管反流是不同的概念。生理性反流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消失,当呕吐物伴有胆汁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或持续时间较长,就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要到医院进行疾病的排除。

每次喂奶后都大量、喷射状吐奶,可能是什么原因?

如果婴儿在每次喂奶后都会大量、喷射状吐奶,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常见病因有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消化道发育畸形。

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期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国内研究显示发病率为2.69%。主要是由于肠道黏膜无法对牛奶蛋白消化吸收建立正常的免疫耐受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呕吐是临床表现之一,还可出现湿疹、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等现象。

婴儿消化道发育畸形

婴儿消化道发育畸形是一组系统畸形疾病的统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

胃食管反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或肠狭窄、食道闭锁、幽门前半瓣膜、胃扭转、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急性胃炎、先天性巨结肠、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环状胰腺等。

由不同的消化道畸形疾病引起的呕吐,时间、性质、状态并不一致,症状千差万别。例如,先天性肠扭转不良发生呕吐胆汁的概率要较其他疾病更高;急性胃炎发生腹泻的概率较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便、黑便的症状较为典型。

不同病因的发病年龄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生儿期最容易出现呕吐,主要与新生儿胃肠道发育及解剖有关。

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或肠狭窄、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等。每种疾病不仅存在“呕吐”这一种临床表现,可能会有腹胀或胎便排出延迟等症状,在没有明确孩子呕吐的原因时,我们还是要高度警惕消化道畸形。

在考虑消化道疾病的同时,家长还应该注意,孩子若有脑压变化同样也会表现出喷射性大量呕吐。此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呕吐症状。

近日,顺义妇儿医院综合外科病房收治了一位刚满月的患儿。患儿几乎每次吃完奶都会呕吐,量大且呈喷射状,让新手父母感到非常焦虑。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最终确定患儿的病因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该疾病在亚洲的发病率并不高,在欧美等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3‰。

患儿家长在听取综合外科主任张廷冲的建议后,积极配合医生,决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术后4天,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健康家园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家园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