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新增1785例!吃布洛芬会更严重!官方紧急提醒

   2024-11-04 搜狐网134
核心提示: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10月21日至10月27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785例登革热病例2024年第43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广东省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

10月21日至10月27日

广东全省新增报告

1785例登革热病例

2024年第43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广东省新增报告1785例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其中,本地病例1775例,分布在佛山453例、广州439例、深圳222例、湛江112例、中山91例、珠海71例、东莞53例、清远45例、云浮38例、江门35例、肇庆28例、惠州27例、汕头26例、韶关25例、阳江20例,梅州、汕尾各17例,茂名、潮州各16例,揭阳13例、河源11例;输入病例10例,分布在广州5例、东莞2例、珠海,惠州、揭阳各1例(按照现住址统计)。

2024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受全球疫情和天气的影响,今年广东省登革热输入疫情和本地疫情风险高,现在仍处在高发季节。

海南发现登革热病例

官方:患者已接受治疗

近日,网友拍摄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古一村内,有村民正在排队抽血检验,居住楼内也在进行喷雾消杀,墙壁上张贴了“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科普海报,疑似发现登革热患者。

11月3日,英州镇政府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由于发现确诊登革热病例,当地已迅速开展蚊虫消杀和村民抽血检查等工作,并将情况上报给了县疾控中心。目前,患者已被转移至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登革热

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

急性虫媒传染病

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

途径不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因此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登革热的致死率通常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此时致死率可超过20%。重型登革热常并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患者可能因此在24小时内死亡。

所以,一旦感染登革热,无论病情轻重,及时就医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登革热皮疹(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一旦感染

不要乱吃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头疼发热

不少人都会选择吃布洛芬来缓解

但要注意

登革热患者吃布洛芬会更严重!

11月2日,深圳疾控发布提醒: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治疗的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通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应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首次感染症状轻

再次感染重症风险大

登革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感染其中一种登革病毒,不代表对其他登革病毒免疫,因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

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大多数人症状不严重,康复后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

△图源:广东疾控

但之后再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之前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作为另一种登革病毒的保护,反而可能大大增加第二次感染后的重症风险,严重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等症状。

三招!让蚊子无缝可钻

清积水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

讲卫生

通: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扫: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防叮咬

隔: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图源:广东疾控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做好防蚊措施

避免蚊虫叮咬

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自己或家人如出现

发热、皮疹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免责声明  |  网站制度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公告声明: (本网站不售卖药品,个人购药请咨询其他相关平台,本网站不提供在线交易、支付)
本网站为医药招商供求信息平台,对具体合作双方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请供求双方谨慎交易,在交易前请先查看对方证件。
在本网发布招商供求信息或双方合作,请贵招商企业向本网站提供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等其他证件(传真或扫描图片)。
本站涉及健康保健和养生信息,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毒麻精放四类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药品、精神药药品、放射性药药品);及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站内任何企业及个人不得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005005号  |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45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皖)-非经营性-2023-0047